一直以来,沈晖对于自家企业的供应链打造颇为自豪,曾不止一次提到“供应链是我们的强项”,以及“朋友”之间的“刷脸”等,然而在几次自燃事件中,威马汽车与供应商的相互“甩锅”却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这不由得让人深思:在汽车行业,尤其是电动车领域,供应商“朋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资深业内人士S先生表示,供应商过少会造成“卡脖子”等问题,供应商过多则会导致局面混乱。而就电动车行业来说,单一部件,尤其是电芯这样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Q博士也认为,“如果电池供应商(产品)质量过硬的话,那么一款车最好只有一个电池供应商,这对电池供应商的要求是特别高的。”
此外,电池供应商过多,除了产品的质量偏差难以保证,还存在着电芯与电池包、与电池控制系统的匹配问题——企业不可能只用一套电池管理系统来实现对不同供应商电池的匹配。
刚刚过去的10月,威马汽车连续发生的3起自燃、爆炸事件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电动车安全的讨论;伴随威马汽车和其电芯供应商中兴高能的隔空“battle(争论)”,人们又将目光再次转向威马的供应链体系。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
一直以来,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对于自家企业的供应链打造颇为自豪,曾不止一次提到“供应链是我们的强项”,以及“朋友”之间的“刷脸”等,然而在几次自燃事件中,威马汽车与供应商的相互“甩锅”却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这不由得让人深思:在汽车行业,尤其是电动车领域,供应商“朋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中关村力学研究所一辆威马汽车发生“爆炸”
威马汽车在中关村力学研究所内发生“爆炸”的第二天(10月28日),其通过国家市场监管管理局发布召回公告,公告中将自燃原因归结为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据了解,该批次车辆所搭载的电芯型号为ZNP3914895A-75A,供应商系中兴高能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高能对威马的召回作出回应
这则在“爆炸”次日发布的召回声明,成功为威马分担了一部分舆论压力,并将冲突的矛头引向了中兴高能。同日,中兴高能发表声明,表示与10月27日的威马汽车起火事件无关;同时,该公司在声明中提出,“在福建省邵武市发生的两起威马汽车起火事件中,涉事车辆搭载的是高能技术的电池”,但“截至目前具体起火原因还在调查中”。
被供应商“回怼”的体验,对威马来说并非首次。2018年8月25日,一辆威马EX5在成都威马汽车研究院内自燃,4天后,威马汽车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该车辆装配的是浙江谷神2017年生产的圆柱形电芯电池包;次日,浙江谷神发布公开信表示“不背锅”,并透露车辆自燃后威马非但没有主动联系浙江谷神,还拒绝浙江谷神派驻相关人员前往现场。9月3日,宁德时代也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表示,“近期媒体报道的威马‘自燃’试装车辆搭载的电池不是我司产品”……
浙江谷神发公开信“回怼”威马
据统计,目前威马的电芯供应商有宁德时代、力神、苏州宇量、中兴高能、江苏塔菲尔等5家企业,相比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威马的电池供应商数量最多,也更加考验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
资深业内人士S先生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汽车行业,核心零部件的供应通常会考虑有战略合作的渠道,重要性一般的零部件则会有两到三家备选,供应商过少会造成“卡脖子”等问题,供应商过多则会导致局面混乱。而就电动车行业来说,单一部件,尤其是电芯这样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Q博士表示,“理论上来讲,如果电池供应商(产品)质量过硬的话,那么一款车最好只有一个电池供应商——这对电池供应商的要求是特别高的。”
这样的“高要求”,并不只是针对电池的某些性能参数所能达到的高度,还针对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Q博士解释到,“企业对于供应商所供给的产品质量会规定一个标准,但供应商是否为满足这一标准而留出一定的余量,并不是企业强制要求的,而且相比留出参数余量,企业更愿意看到供应商将产品的质量波动控制到最小。”
“因为电动车对于电池是有一个控制策略在里面的,一些参数的波动——即便是向上波动,其多余的部分(如能量)不但不能被使用,还会额外消耗其他电子零部件的一些功能,”Q博士表示,“ ‘留余量’这样的做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一个优选。”
此外,电池供应商过多,除了产品的质量偏差难以保证,还存在着电芯与电池包、与电池控制系统的匹配问题。Q博士指出,电芯的技术核心在于其化学配方,在供应商之间是不会互通的,这就导致即便企业给出了统一的技术要求,且不同供应商都能达到这一要求,不同供应商的产品仍会存在细微的参数差别,也意味企业不可能只用一套电池管理系统来实现对不同供应商电池的匹配。
“可能不是所有主机厂都会做这样细微的工作,但对于做这类工作的主机厂,这样一套匹配做下来,费用太高了,”Q博士说到,“现在电动车的成本压力非常大,开发一家(供应商),成本都已经吃不消了,更何况再做两家、三家。”如果一家企业电池供应商过多,且主机厂没有针对供应商进行整车系统的匹配,那么整车产品的品质就难以保证——或者是用户的驾驶感受不好,或者是电池会存在不经意间的滥用……
S先生认为,长期来说企业不会完全受制于人,如果一款电动车利润比较高,销售情况比较好的话,那么在形成一定的稳定销量后,企业必然会考虑再开辟一条匹配的渠道。但就目前而言,国内优质的电池供应商数量极少,威马汽车也远没有可以开发多套匹配系统的余力。“朋友”多,路却不一定好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张羽)
相关阅读: